大麻二酚具多種醫療潛力衛福部:非管制藥品可合法進口
2018-11-16 15:35:57
314
日前民眾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將CBD(大麻二酚)列入帕金森氏癥和癲癇病患醫療適應癥之處方」一案,在今年4月8日累計超過5,000人附議成案。
此案主管機關衛福部在昨天(8日)正式回應指出,大麻含有超過400種化學物質,其主要成份為CBD(大麻二酚) 及THC(四氫大麻酚),雖然服用大麻仍屬違法行為,但大麻中的CBD并非管制藥品,若經萃取后即可合法服用,且其具有非常多可能的醫療用途,如用于治療頑固性癲癇的效果,近年國外臨床試驗中已逐漸被證實。
據了解,對于此項提案,提案人與病友的主要訴求如下:
將CBD(大麻二酚)列入帕金森氏癥和癲癇病患醫療適應癥之處方。
將CBD納入健保。
允許必要時使用THC(四氫大麻酚)。
支持進行醫用大麻研究。
帕金森氏癥患者代表李先生就指出:「在過去那么多的選擇, 我覺得我們的藥物類似管制藥品一樣,它也是像毒物一樣會讓我們越吃越重,越來越沒有效,所以在這個CBD的方面是想尋求一個出口,能夠治療我們,讓我們生活上不要再那么的不方便跟痛苦!
李先生也說,從發病到現在已經有超過7年時間,在這幾年中原本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但后來身體狀況就一步一步的走下坡, 「最終,醫生給我們的建議就是你最好開刀,但開刀不一定會好」。李先生表示,為什么向政府提案建議CBD納入處方,就是希望能夠在千萬分之一里面找尋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不要開刀,不用增加額外的風險跟醫療費用。
癲癇患者代表羅小姐則說,自己從9歲開始就有癲癇一直到現在快40歲,「你們可以算算我大概吃了多久的西藥,而且吃那么久了病情還是控制不住」。她表示,希望政府可以了解這些西藥的副作用,除了情緒不穩、動作不協調之外還會嗜睡、憂郁、口干、嘔吐,這也是為什么病友認為CBD是一條出路,「我們知道大麻是一個很爭議性的植物,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醫療上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是對患者有幫助的」。
羅小姐強調,不應只用毒品來看大麻這個植物,她認為大麻會給癲癇患者的病情帶來一些幫助,且可以比西藥的傷害來得更低,她表示自己曾經看過有一位媽媽在美國用CBD去治療她的小孩,希望政府了解并重視大麻和CBD的醫療潛力。
羅小姐相信,CBD可以降低癲癇的發作率,網絡上有很多相關影片可以證實,如此一來癲癇患者的生活品質就會變好,「我們不能考駕照,不能保險那就算了,但至少可以讓我們的發作率降低,也讓我們更有勇氣、更有自信的去面對我們的人生跟社會,至少我們可以好好的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世界各地早已有許多以大麻來舒緩帕金森氏癥和癲癇癥狀的案例,在許多合法國家或地區,病患都可以取得醫療用大麻來舒緩癥狀,日前一名飽受帕金森氏癥之苦的退休警察賴瑞(Larry Smith),他接受醫用大麻治療后癥狀有效緩解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引起廣大討論。
此外,英國GW制藥公司以大麻中的CBD成份開發出新藥Epidiolex。于去年底時,GW公司宣布,根據Epidiolex通過的三期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對一種罕見、災難性的嬰兒嚴重肌陣攣性癲癇(Dravet Syndrome)和另一種極其難治的小兒癲癇(Lennox- Gastaut Syndrome)有令人驚艷的療效,能將發作頻率降低50%之多。
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種其他藥物能夠取代Epidiolex的療效,也因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還授予Epidiolex治療上述三種罕見疾病的「孤兒藥」資格。要知道,取得「孤兒藥」資格并不容易,孤兒藥指的是一些專門用于治療罕見疾病的特效藥物,名稱取自孤兒孤苦無依且缺乏重視的概念。
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可以看看CNN大麻特別節目,里面就有講到一位罹患這種Dravet Syndrome罕見癲癇疾病的小女孩用大麻治療的真實故事。
對于民眾的提案與病友的訴求,衛福部指出,大麻中的CBD及THC兩者所產生的精神影響有明顯的差異,CBD不具有精神作用因此并非管制藥品,但考量其具有藥理活性及多種可能的醫療用途,政府仍以藥品管理。
衛福部進一步說明,有研究報告指出CBD可以活化5-HT1A受體(與治療憂郁癥有關)、Glycine受體(與神經保護、抗發炎等活性相關),此外亦有文獻指出,CBD亦可用于治療癲癇、癌癥引起的疼痛、思覺失調、躁郁癥、焦慮癥等,尤其是用于治療頑固性癲癇的效果,近年來在國外的臨床試驗中已逐漸被證實。
對于病友的需求,衛福部指出,民眾可依〈藥物樣品贈品管理辦法〉辦理CBD相關產品之專案進口供自用,并應檢附申請書、收件人為病人姓名之國際包裹招領單或海關提單、藥物外盒、說明書、仿單或目錄、載明「經核準之藥物樣品絕不出售、轉讓與轉供治療其他病患之用」之切結書、國內醫療院所出具之診斷證明及醫師處方。
至于針對提案人與病友「允許必要時使用THC」,衛福部則偷懶直接照抄上一次「二級毒品“大麻”調降至三級毒品與開放管制醫療研究」提案的回應,可以說是了無新意。衛福部認為,考量安全性、依賴性、濫用性、社會危害性及風險效益,且并非「無其他可替代之藥品」,THC之使用仍應禁止。
簡單來說,這次提案最大的進步在于,臺灣的病患以往都只能眼睜睜看著網路上與其有同樣病癥的人透過大麻舒緩自身癥狀,如今衛福部明確指出病患「可合法專案進口CBD相關產品」,讓許多病患在常規西藥之外多了另一種選擇來數緩自身癥狀。
雖然這只是醫用大麻合法化的一小步,但卻值得我們反思大麻在臺灣的非法地位,甚至是被稱為「毒品」的可笑之處。也許只有當我們撇除一切對于大麻先入為主的想像與偏見時,社會才能明白為何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國家陸續開放大麻,屆時臺灣才有可能迎向一個綠色的未來。